某污水站现在正调试一个皮革废水,工艺:格栅-调节池-两级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-活性污泥池-中沉池-接触氧化池-二沉池。700吨/天,进水COD3000多,出水要求COD在90以下。活性污泥池SRT9.3小时,中沉池SRT2小时,接触氧化池SRT4小时,二沉池SRT2小时。现物化出水COD700-1000左右,中沉池COD200多,经过接触氧化后COD还有100多,按设计要求应是90以下。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接触氧化都是物化一有水进就连续回流污泥,去除效果不理想。以下为几个处理上的问题,想求得解决措施,所以今天长隆将针对这些进行分析给出处理措施,详情如下。
处理问题
1、接触氧化池出水SS和COD不达标,中沉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COD在200-350之间,接触氧化池设计填料负荷为0.6kgCOD/(m3?d),停留时间4小时,出水COD要90以下。挂膜颜色厚度都挺正常的,怎样才能提高接触氧化的去除率,曾试过不再回流,二沉池每隔两小时排几分钟泥但出水还是带有不少SS,COD一百多、SS多出好几十,还是不达标,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怎么判断?
2、曾想过在接触氧化池出口处投加PAC助沉并去除部分COD,但烧杯实验COD去除率没有提高多少?有没其它方法或药剂效果更好的?
3、如果发生了污泥膨胀想加漂水或三氯化铁杀丝状菌,投加量怎么计算?
4、膨胀时SV很高达40-60之间,是否就应增大排泥量除去沉降性能较差的污泥?可否一次性将沉降比降到30左右?
5、物化出水PH在7-8,进入活性污泥池后PH6.2-6.5左右,这样的PH似乎满足不了硝化作用所需碱度,是否物化出水PH需提到8-9好些?
6、 若将活性污泥池溶解氧降到0.5以下,将接触氧化池降到1.5以下一周,以解决污泥膨胀的问题.那这周内COD去除率等处理效果应不理想,杀死后是否需重新将水量调小,再一次由小逐渐增大直至满负荷?
解决措施
1.如果挂摸、溶氧均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向前面寻找一下问题,不知道前面活性污泥池处理效果如何,污泥的沉降性能怎样?如没问题就虑出水可生化性了,如出水BOD很低,最好通过后续物化处理降低出水COD。
2.可以试试聚铁,另外加药量对去除效果影响很大。
3.一般投加量为1~10g有效氯/(kgMLSS.d),投加时要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至预期的效果。
4.可以适当加强排泥,大多数丝状菌繁殖一代的时间较长(一般≥9d),而菌胶团细菌世代时间较短,可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,缩短污泥龄,使丝状菌在活性污泥系统中逐渐减少。
5.可以提高至8.5
6.这个方法不可取。污泥膨胀要搞清楚是丝状菌引起的的,还是细菌本身的问题。降低溶解氧解决不了问题,建议根据情况通过调整pH,负荷、溶氧、排泥、适当投加菌剂的方式解决。
本文属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:http://www.liusuanyatie.cn/xinwen/222.html
公司总部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教育北路82号
邮编:518116
谢经理:18218815580
邮箱:xzpabb@163.com
QQ:2280721657